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臭氧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公司动态

臭氧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9-14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一)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根据医院分类,分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医院污水处理后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工艺选择原则为:  
  1、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2、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3、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4、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二)不同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考虑到以上原则,本方案设计的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比较: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地发展,近年开发的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工艺有:
  1、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工艺
对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应加强其处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减少消毒剂用量。加强一级处理效果宜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以加强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技术。
  (1)工艺流程
  对于综合医院(不带传染病房)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流程(略)
  医院污水经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 
  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2)工艺特点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可将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去除,提高后续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其中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投资费用。  
  (3)适用范围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适用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

 
  2、二级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说明 
  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医院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好氧池出水进入接触池消毒,出水达标排放。 
  调节池、生化处理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二级处理工艺流程(非传染病和传染病污水)(略) 
  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和粪便宜分别收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预消毒池进行臭氧发生器消毒处理后进入调节池,病人的粪便应先独立消毒后,通过下水道进入化粪池或单独处理(如虚线所示)。各构筑物须在密闭的环境中运行,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 
  (2)工艺特点 
  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机污染物,好氧生化处理可选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采用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悬浮物浓度,有利于后续消毒。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传染病医院(包括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和排入自然水体的综合医院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原理
   污水自上而下进入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下行,空气自下而上行,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在对流接触中,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污染物被吸附,截留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在碳氧化与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内锥上口及污水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导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CODcr)、BOD5和SS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浓度逐渐低,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下部,自养型细菌如硝化菌占优势,氨氮被硝化。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滤料间的空隙,蓄积着大量的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因此在内锥可发生碳污染的去除,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粒状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截留等作用外,兼有过滤作用,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在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间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继而使污水进入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中的第一个区域内,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内,实现污水的第一级处理。
   污水在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一区)经过第一级处理后,在重力作用下继续下行,进入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二区)内,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使重于水的污泥顺势下沉于锥底,锥底污泥在上部的水压作用下,压入锥底排泥管,排至污泥槽,流至污泥干化池。污泥流至干化池后,上清液和污泥在干化过程中外排的废液通过污泥槽,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或水解酸化池进行反硝化处理,而污泥消毒干化后外运处理。污水经导流沉降,实现泥水分离后,分离出来的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进入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三区)进行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处理。从而使污水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中的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二区)内,综合完成第二级处理过程。
   污水在下部即沉降分离无泵污泥回流区(二区)经过第二级处理后,污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经过外锥的缓冲区缓冲后,与空气一道自下而上,通过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表面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在碳氧化与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外锥下部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的含碳污染物(CODcr)BOD5和SS在此得以降解和去除,浓度逐渐降低。在外锥的上部的自养型细菌,如硝化菌占优势,氨氮被硝化。在生物膜内部以及部分填料间的空隙,蓄积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因此,在外锥中可发生碳污染物的去除,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的功能。粒状滤料及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兼有过滤的作用,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在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得到较彻底的清除,继而使污水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的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内,较彻底实现污水的第三级处理。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的脱氮,是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中,蓄积的大量活性污泥中存在着兼性微生物,可发生碳污染物的去除,同时有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进而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的除磷,是在前端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将其细胞内的有机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并加以释放,利用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摄取废水的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合成PHB,从而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池的内锥、即下向流对流接触氧化生物过滤区、和外锥、即上向流曝气生物过滤区的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则将PHB降解以提供其从废水中摄取磷所需的能量,从而完成聚磷作用后,和污泥一道,下沉于导流沉降无泵污泥回流区的底部,在底部下沉的污泥中,含有高浓度磷,由于高浓度的含磷污泥在上部的水压作用下,通过无泵污泥排泥管排出池外,流入污泥干化池,进而使干化污泥中夹带80~90%的磷随干化污泥被外运处理,从而达到磷的去除。其它部分磷随干化池中的上清液和污泥干化过程中的废液回流到污水处理池前端,进入厌氧池进行释放,进行反硝化